国家海洋局办公室
二〇一三年二月一日
极地考察直升机失去联系现场处置预案
为贯彻落实《极地考察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精神,完善《极地考察航空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在极地考察直升机作业过程中失去联系时,能够及时做出反应,并迅速、有效处置,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1.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极地考察直升机在执行极地考察任务过程中发生失去联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2.工作原则
极地考察直升机应急工作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贯彻《极地考察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确立 的“以人为本、统一领导、科学决策、快速反应”的原则。
3.组织管理
极地考察直升机应急小组:
组长:直升机总调度(考察队指定)。
成员:飞行队长(或机长)、其他直升机组人员、船长、站长、考察队认为需要参与工作的人员。
极地考察直升机应急小组职责:
( 1 ) 直升机总调度为直升机消除紧急情况的最高指挥,请求考察队提供支持,并配合考察队向上级应急机构报告情况及请求第三方援助
( 2 ) 及时向考察队及有关单位报告。
( 3 ) 领导、组织队员和船员最大限度地控制、消除直升机紧急情况,尽快恢复正常。
( 4 ) 接受考察队及有关单位的指令,并认真执行。
( 5 ) 组织队员和船员对紧急情况消除后的跟踪、监视,并做出必要的处理。
4.信息管理与报告
未经许可,不得对外发布相关突发事件信息。
直升机失去联系,应急小组应在第一时间上报考察队,并积极配合考察队将情况上级应急机构及有关单位。
5.应急响应启动
在直升机失去联系后,应急小组应迅速启动级响应Ⅳ级类别的应急预案,就地组织应急处置,并及时向考察队报告应急响应情况。
( 1 ) 直升机在预达时间15分钟后没有着陆并失去联系,船、站联络人员应立即向应急小组报告。
( 2 ) 应急小组应立即启用应急预案,向考察队报告,并组织直升机作业队、考察船、考察站联合展开调查与搜寻工作。
( 3 ) 如有双套机组,另一架飞机应随时准备起飞搜寻,并安排一名医务人员随行。
( 4 ) 联系附近考察站请求援助。
( 5 ) 按预定飞行路线进行搜寻。
( 6 ) 准备医疗设备,视情况通报附近考察站,随时准备请求医疗援助。
( 7 ) 现场事故人员应进行如下操作:应将固定于直升机上的应急示位发射机(ELT)取下,并打开其电源开关,激活设备,让其向外发送事故直升机位置信号;应在直升机旁边等待援助并保持体温;应保持乐观心理状态等待救援;如能看见就近考察站可向考察站方向移动以便搜救人员尽快发现。
6.应急响应调整与结束
根据直升机失去联系的突发事件发展趋势与影响程度的变化,建议上级应急机构调整应急响应的级别。
确认直升机失去联系的突发事件已得到有效处置后,依据《极地考察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有关规定要求,经批准后,结束和调整应急响应程序,直至结束应急响应部署。
7.调查评估
在直升机失去联系处置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各类现场资料。处置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开展调查,于3日内将调查评估情况报告逐级上报,并做好归档工作。
8.应急保障
( 1 ) 执行考察任务前正确编制考察直升机应急部署表。
( 2 ) 对直升机组人员、其他考察队员、船员进行考察直升机应急处置知识培训。
( 3 ) 安排直升机组人员定期检查直升机、油料及相关设施设备情况,并进行常规的检修与保养。
( 4 ) 飞行任务前,认真研究飞行条件、制定可飞行计划和方案,并上报考察队,合理安排飞行人员和保障人员。
( 5 ) 适时举行考察直升机应急演练。
9.预案管理
本预案由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根据现场应急管理工作需要组织编制。本预案由国家海洋局办公室负责解释,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极地考察直升机迷航现场处置预案
为贯彻落实《极地考察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精神,完善《极地考察航空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在极地考察直升机作业过程中迷航时,能够及时做出反应,并迅速、有效处置,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1.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极地考察直升机在执行极地考察任务过程中发生迷航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2.工作原则
极地考察直升机应急工作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贯彻《极地考察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确立的“以人为本、统一领导、科学决策、快速反应”的原则。
3.组织管理
极地考察直升机应急小组:
组 长:直升机总调度(考察队指定)。
成 员:飞行队长(或机长)、其他直升机组人员、船长、站长、考察队认为需要参与工作的人员。
极地考察直升机应急小组职责:
( 1 ) 直升机总调度为直升机消除紧急情况的最高指挥,请求考察队提供支持,并配合考察队向上级应急机构进行情况的及时上报及请求第三方援助。
( 2 ) 及时向考察队及有关单位报告。
( 3 ) 领导、组织队员和船员最大限度地控制、消除直升机紧急情况,尽快恢复正常。
( 4 ) 接受考察队及有关单位的指令,并认真执行。
( 5 ) 组织队员和船员对紧急情况消除后的跟踪、监视,并做出必要的处理。
4.信息管理与报告
未经许可,不得对外发布相关突发事件信息。
直升机发生迷航事件,应急小组应在第一时间上报考察队,并积极配合考察队将情况上级应急机构及有关单位。
5.应急响应启动
在直升机发生迷航事件后,应急小组应迅速启动级响应Ⅳ级类别的应急预案,就地组织应急处置,并及时向考察队报告应急响应情况。
( 1 ) 加强与迷航直升机的联系。
( 2 ) 指导迷航直升机驾驶员进行以下操作:
①向海岸线飞行,注意飞行最低安全高度。
②记录迷航时间。
③计算汕重,并飞向就近科考站或就近大块浮冰(或尽可能接近考察船降落)。
④利用GPS实施归航。
6.应急响应调整与结束
根据直升机迷航突发事件发展趋势与影响程度的变化,建议上级应急机构调整应急响应的级别。
确认直升机迷航的突发事件已得到有效处置后,依据《极地考察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有关规定要求,经批准后,结束和调整应急响应程序,直至结束应急响应部署。
7.调查评估
在直升机迷航处置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各类现场资料。处置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开展调查,于3日内将调查评估情况报告逐级上报,并做好归档工作。
8.应急保障
( 1 ) 执行考察任务前正确编制考察直升机应急部署表。
( 2 ) 对直升机组人员、其他考察队员、船员进行考察直升机应急处置知识培训。
( 3 ) 安排直升机组人员定期检查直升机、油料及相关设施设备情况,并进行常规的检修与保养。
( 4 ) 飞行任务前,认真研究飞行条件、制定可飞行计划和方案,并上报考察队,合理安排飞行人员和保障人员。
( 5 ) 适时举行考察直升机应急演练。
9.预案管理
本预案由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根据现场应急管理工作需要组织编制。本预案由国家海洋局办公室负责解释,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极地考察直升机天气突变现场处置预案
为贯彻落实《极地考察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精神,完善《极地考察航空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在极地考察直升机作业过程中天气突变时,能够及时做出反应,并迅速、有效处置,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1.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极地考察直升机在执行极地考察任务过程中遭遇天气突变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2.工作原则
极地考察直升机应急工作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贯彻《极地考察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确立的“以人为本、统一领导、科学决策、快速反应”的原则。
3.组织管理
极地考察直升机应急小组:
组长:直升机总调度(考察队指定)。
成员:飞行队长(或机长)、其他直升机组人员、船长、站长、考察队认为需要参与工作的人员。
极地考察直升机应急小组职责:
( 1 ) 直升机总调度为直升机消除紧急情况的最高指挥,请求考察队提供支持,并配合考察队向上级应急机构进行情况的及时上报及请求第三方援助。
( 2 ) 及时向考察队及有关单位报告。
( 3 ) 领导、组织队员和船员最大限度地控制、消除直升机紧急情况,尽快恢复正常。
( 4 ) 接受考察队及有关单位的指令 ,并认真执行。
( 5 ) 组织队员和船员对紧急情况消除后的跟踪、监视,并做出必要的处理。
4.信息管理与报告
未经许可,不得对外发布相关突发事件信息。
直升机遭遇天气突变,应急小组应在第一时间上报考察队,并积极配合考察队将情况上级应急机构及有关单位。
5.应急响应启动
在直升机遭遇天气突变后,应急小组应迅速启动Ⅳ级响应类别的应急预案,就地组织应急处置,并及时向考察队报告应急响应情况。
( 1 ) 加强与直升机的联系。
( 2 ) 指导直升机进行以下操作:
①用GPS归航及时返场。
②直升机驾驶员应避免进入危险天气。
③如着陆场天气变坏或低千最低气象标准,应向就近备降场降落,并及时报告。
④如备降场天气也变坏,应向就近科考站降落,并及时报告。
6.应急响应调整与结束
根据直升机天气突变的突发事件发展趋势与影响程度的变化,建议上级应急机构调整应急响应的级别。
确认直升机天气突变的突发事件已得到有效处置后,依据《极地考察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有关规定要求,经批准后,结束和调整应急响应程序,直至结束应急响应部署。
7.调查评估
在直升机遭遇天气突变事件处置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各类现场资料。处置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开展调查,于3日内将调查评估 情况报告逐级上报,并做好归档工作。
8.应急保障
( 1 ) 执行考察任务前正确编制考察直升机应急部署表。
( 2 ) 对直升机组人员、其他考察队员、船员进行考察直升机应急处置知识培训。
( 3 ) 安排直升机组人员定期检查直升机、油料及相关设施设备情况,并进行常规的检修与保养。
( 4 ) 飞行任务前,认真研究飞行条件、制定可飞行计划和方案,并上报考察队,合理安排飞行人员和保障人员。
( 5 ) 适时举行考察直升机应急演练。
9.预案管理
本预案由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根据现场应急管理工作需要组织编制。本预案由国家海洋局办公室负责解释,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极地考察直升机火警现场处置预案
为贯彻落实《极地考察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精神,完善《极地考察航空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在极地考察直升机作业过程中发生火警时,能够及时做出反应,并迅速、有效处置,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1.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极地考察直升机在执行极地考察任务过程中发生火警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2.工作原则
极地考察直升机应急工作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贯彻《极地考察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确立的“以人为本、统一领导、科学决策、快速反应”的原则。
3.组织管理
极地考察直升机应急小组:
组长:直升机总调度(考察队指定)。
成员:飞行队长(或机长)、其他直升机组人员、船长、站长、考察队认为需要参与工作的人员。
极地考察直升机应急小组职责:
( 1 ) 直升机总调度为直升机消除紧急情况的最高指挥,请求考察队提供支持,并配合考察队向上级应急机构进行情况的及时上报及请求第三方援助。
( 2 ) 及时向考察队及有关单位报告。
( 3 ) 领导、组织队员和船员最大限度地控制、消除直升机紧急情况,尽快恢复正常。
( 4 ) 接受考察队及有关单位的指令,并认真执行。
( 5 ) 组织队员和船员对紧急情况消除后的跟踪、监视,并做出必要的处理。
4.信息管理与报告
未经许可,不得对外发布相关突发事件信息。
直升机发生火警,应急小组应在第一时间上报考察队,并积极配合考察队将情况上级应急机构及有关单位。
5.应急响应启动
在直升机发生火警后,应急小组应迅速启动Ⅳ级响应类别的应急预案,就地组织应急处置,并及时向考察队报告应急响应情况。
( 1 ) 直升机在考察船上起火时,请按船舶发生火灾时的现场处置预案进行操作。
( 2 ) 直升机在其他场地起火时,直升机驾驶人员应启动机内灭火装置进行灭火并视情况申请当地消防设施协助灭火,并及时向应急小组报告。
( 3 ) 应急小组需及时向考察队进行汇报。
6.应急响应调整与结束
根据直升机发生火警的突发事件发展趋势与影响程度的变化,建议上级应急机构调整应急响应的级别。
确认直升机发生火警的突发事件已得到有效处置后,依据《极地考察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有关规定要求,经批准后,结束和调整应急响应程序,直至结束应急响应部署。
7.调查评估
在直升机火警事件处置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各类现场资料。处置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开展调查,于3日内将调查评估情况报告逐级上报并做好归档工作。
8.应急保障
( 1 ) 执行考察任务前正确编制考察直升机应急部署表。
( 2 ) 对直升机组人员、其他考察队员、船员进行考察直升机应急处置知识培训。
( 3 ) 安排直升机组人员定期检查直升机、油料及相关设施设备情况,并进行常规的检修与保养。
( 4 ) 飞行任务前,认真研究飞行条件、制定可飞行计划和方案,并上报考察队,合理安排飞行人员和保障人员。
( 5 ) 适时举行考察直升机应急演练。
9.预案管理
本预案由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根据现场应急管理工作需要组织编制。本预案由国家海洋局办公室负责解释,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极地考察直升机误入结冰区现场处置预案
为贯彻落实《极地考察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精神,完善《极地考察航空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在极地考察直升机作业过程中误入结冰区时,能够及时做出反应,并迅速、有效处置,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1.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极地考察直升机在执行极地考察任务过程中发生误入结冰区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2.工作原则
极地考察直升机应急工作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贯彻《极地考察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确立的“以人为本、统一领导、科学决策、快速反应”的原则。
3. 组织管理
极地考察直升机应急小组:
组长:直升机总调度(考察队指定)。
成员:飞行队长(或机长)、其他直升机组人员、船长、站长、考察队认为需要参与工作的人员。
极地考察直升机应急小组职责:
( 1 ) 直升机总调度为直升机消除紧急情况的最高指挥,请求考察队提供支持,并配合考察队向上级应急机构进行情况的及时上报及请求第三方援助。
( 2 ) 及时向考察队及有关单位报告。
( 3 ) 领导、组织队员和船员最大限度地控制、消除直升机紧急情况,尽快恢复正常。
( 4 ) 接受考察队及有关单位的指令,并认真执行。
( 5 ) 组织队员和船员对紧急情况消除后的跟踪、监视,并做出必要的处理。
4.信息管理与报告
未经许可,不得对外发布相关突发事件信息。
直升机误入结冰区,应急小组应在第一时间上报考察队,并积极配合考察队将情况上级应急机构及有关单位。
5.应急响应启动
在直升机发生误入结冰区后,应急小组应迅速启动Ⅳ级响应类别的应急预案,就地组织应急处置,并及时向考察队报告应急响应悄况。
( 1 ) 飞行员应对结冰强度及其对直升机操作的影响,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置。
( 2 ) 迅速而强烈的结冰会造成直升机风挡玻璃短时封闭影响视线,此时机组应同时操作飞机,打开恶劣天气窗进行对外观察。
( 3 ) 如高度允许立即下降高度使冰融化转入能见飞行。
( 4 ) 如高度不允许下降可上升高度到结冰区以上使冰融化。
( 5 ) 用 GPS 向考察船或考察站位置归航。
( 6 ) 如结冰严重影响直升机则考虑选择附近大的浮冰降落。
( 7 ) 降落过程中非操纵飞行员应不断提醒高度和自己这一侧情况。
( 8 ) 直升机起落架与冰面接触后保持总矩控制好状态,副驾驶下飞机将风挡玻璃上的冰除掉。
6.应急响应调整与结束
根据直升机发生误入结冰区的突发事件发展趋势与影响程度的变化,建议上级应急机构调整应急响应的级别。
确认直升机发生误入结冰区的突发事件已得到有效处置后,依据《极地考察活动主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试行)》有关规定要求,经批准后,结束和调整应急响应程序,直至结束应急响应部署。
7.调查评估
在直升机误入结冰区处置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各类现场资料。处置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开展调查,于3日内将悯查评估情况报告逐级上报并做好归档工作。
8.应急保障
( 1 ) 执行考察任务前正确编制考察直升机应急部署表。
( 2 ) 对直升机组人员、其他考察队员、船员进行考察直升机应急处置知识培训。
( 3 ) 安排直升机组人员定期检查直升机、油料及相关设施设备情况,并进行常规的检修与保养。
( 4 ) 飞行任务前,认真研究飞行条件、制定可飞行计划和方案,并上报考察队,合理安排飞行人员和保障人员。
( 5 ) 适时举行考察直升机应急演练。
9.预案管理
本预案由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根据现场应急管理工作需要组织编制。本预案由国家海洋局办公室负责解释,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极地考察直升机突遇平流雾现场处置预案
为彻切落实《极地考察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精神,完善《极地考察航空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在极地考察直升机作业过程中突遇平流雾时,能够及时做出反应,并迅速、有效处置,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1.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极地考察直升机在执行极地考察任务过程中发生突遇平流雾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2.工作原则
极地考察直升机应急工作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贯彻《极地考察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确立的“以人为本、统一领导、科学决策、快速反应”的原则。
3. 组织管理
极地考察直升机应急小组:
组长:直升机总调度(考察队指定)。
成员:飞行队长(或机长)、其他直升机组人员、船长、站长、考察队认为需要参与工作的人员。
极地考察直升机应急小组职责:
( 1 ) 直升机总调度为直升机消除紧急情况的最高指挥,请求考察队提供支持,并配合考察队向上级应急机构进行情况的及时上报及请求第三方援助。
( 2 ) 及时向考察队及有关单位报告。
( 3 ) 领导、组织队员和船员最大限度地控制、消除直升机紧急情况,尽快恢复正常。
( 4 ) 接受考察队及有关单位的指令,并认真执行。
( 5 ) 组织队员和船员对紧急情况消除后的跟踪、监视,并做出必要的处理。
4.信息管理与报告
未经许可,不得对外发布相关突发事件信息。
直升机突遇平流雾,应急小组应在第一时间上报考察队,并积极配合考察队将情况上级应急机构及有关单位。
5.应急响应启动
在直升机突遇平流雾后,应急小组应迅速启动Ⅳ级相应类别的应急预案,就地组织应急处置,并及时向考察队报告应急响应情况。
( 1 ) 加强与直升机的联系。
( 2 ) 指导直升机驾驶员进行以下操作:
①遭遇雾封船的天气或在飞行过程中 遭遇平流雾时,机组应尽量避免在平流雾中飞行,选择可着陆浮冰溅落等待。
②无法备降时,机组应根据当时气象条件,以大上升率实施穿云程序,并对云中的结冰情况有充分的认识;在不适宜穿云程序时,机组应采取以较小的速度保持低能见度仪表飞行。
③机长和正驾驶l人保持仪表,其中1人保持目视飞行,并及时通报目视悄 ,确认完全能见后通报保持仪表的飞行员转入目视飞行。
6.应急响应悯整与结束
根据直升机发生突遇平流雾的突发事件发展趋势与影响程度的变化,建议上级应急机构调整应急响应的级别。
确认直升机发生突遇平流雾的突发事件已得到有效处置后,依据《极地考察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有关规定要求,经批准后,结束和调整应急响应程序,直至结束应急响应部署。
7.调查评估
在直升机突遇平流雾事件处置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各类现场资料。应急行动结束后,应及时开展调查,于3日内将惆查评估情况报告逐级上报,并做好归档工作。
8.应急保障
( 1 ) 执行考察任务前正确编制考察直升机应急部署表。
( 2 ) 对直升机组人员、其他考察队员、船员进行考察直升机应急处置知识培训。
( 3 ) 安排直升机组人员定期检查直升机、油料及相关设施设备情况,并进行常规的检修与保养。
( 4 ) 飞行任务前,认真研究飞行条件、制定可飞行计划和方案,并上报考察队,合理安排飞行人员和保障人员。
( 5 ) 适时举行考察直升机应急演练。
9.预案管理
本预案由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根据现场应急管理工作需要组织编制。本预案由国家海洋局办公室负责解释,自印发之日起实施。极地考察直升机冰面应急着陆现场处置预案
为贯彻落实《极地考察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精神,完善《极地考察航空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在极地考察直升机作业过程中需要冰面应急着陆时,能够及时做出反应,并迅速、有效处置,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1.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极地考察直升机在执行极地考察任务过程中出现冰面应急着陆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2.工作原则
极地考察直升机应急工作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贯彻《极地考察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确立的“以人为本、统一领导、科学决策、快速反应”的原则。
3.组织管理
极地考察直升机应急小组:
组长:直升机总调度(考察队指定)。
成员:飞行队长(或机长)、其他直升机组人员、船长、站长、考察队认为需要参与工作的人员。
极地考察直升机应急小组职责:
( 1 ) 直升机总调度为直升机消除紧急情况的最高指挥,请求考察队提供支持,并配合考察队向上级应急机构进行情况的及时上报及请求第三方援助。
( 2 ) 及时向考察队及有关单位报告。
( 3 ) 领导、组织队员和船员最大限度地控制、消除直升机紧急情况,尽快恢复正常。
( 4 ) 接受考察队及有关单位的指令,并认真执行。
( 5 ) 组织队员和船员对紧急情况消除后的跟踪、监视,并做出必要的处理。
4.信息管理与报告
未经许可,不得对外发布相关突发事件信息。
直升机需冰面应急着陆,应急小组应在第一时间上报考察队,并积极配合考察队将情况上级应急机构及有关单位。
5.应急响应启动
在直升机出现冰面应急着陆后,应急小组应迅速启动Ⅳ级响应类别的应急预案,就地组织应急处置,并及时向考察队报告应急响应情况。
( 1 ) 应急小组应加强与直升机的联系。
( 2 ) 应急小组应指导直升机驾驶员进行以下操作:
①冰面着陆应避开冰裂缝以及海豹洞的区域。
②冰面着陆风向不好判断时,应结合GPS显示地速判断风向。
③冰面着陆前应充分选择好着陆方式,以及复飞方式。
④机组要做充分协调。
⑤操纵飞行员应确保飞机的状态。
⑥非操纵飞行员不断提醒高度、速度、航向以及发动机工作情况和自己这一侧障碍物情况。
⑦最后接近地面时,应考虑到吹起的积雪对视线的影响。
⑧如有吹雪应保持高度将地面积雪吹干净后着陆。
⑨选择平坦坚硬着陆场地着陆。
⑩着陆过程中始终保持直升机姿态,如出现特殊情况,随时保证能立即起飞离地。
⑪着陆后非操纵飞行员下机查看周围冰面情况。
⑫冰面着陆禁止关车。
⑬直升机驾驶员及时向极地考察直升机应急小组汇报。
6.应急响应悯整与结束
根据直升机冰面应急着陆的突发事件发展趋势与影响程度的变化,建议上级应急机构调整应急响应的级别。
确认直升机冰面应急着陆的突发事件已得到有效处置后,依据《极地考察突发事件 总体应急预案》有关规定要求,经批准后,结束和调整应急响应程序,直至结束应急响应部署。
7.调查评估
在直升机冰面应急着陆处置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各类现场资料。处置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开展调查,于3日内将调查评估情况报告逐级上报,并做好归档工作。
8.应急保障
( 1 ) 执行考察任务前正确编制考察直升机应急部署表。
( 2 ) 对直升机组人员、其他考察队员、船员进行考察直升机应急处置知识培训。
( 3 ) 安排直升机组人员定期检查直升机、油料及相关设施设备悄况,并进行常规的检修与保养。
( 4 ) 飞行任务前,认真研究飞行条件、制定可飞行计划和方案,并上报考察队,合理安排飞行人员和保障人员。
( 5 ) 适时举行考察直升机应急演练。
9.预案管理
本预案由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根据现场应急管理工作需要组织编制。本预案由国家海洋局办公室负责解释,自印发之日起实施。